6月15日,58同城發布公告稱,已經簽署私有化協議,將以87億美元(約合617億元人民幣)的價格完成回購。
由華平投資、Genera Atlantic、鷗翎投資和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組成的買方財團,將以股權和債務融資結合的形式為這次私有化交易提供資金,整個交易過程較快將在今年下半年完成。
這有望成為今年以來、同時也是美股科技中概股歷史上規模較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。
其實,本次58同城宣布接受私有化是一件突然但不意外的事情。為什么這么說?只需要簡單捋一捋過去幾年58同城的發展軌跡,答案就一目了然了。
1
突然私有化,
58同城葫蘆里賣的什么藥?
一般來說,中概股選擇私有化的原因莫過于兩點,其一是認為自身價值被華爾街低估,其二是公司戰略調整認為有更好的去處。
就58同城而言,這兩點原因或許兼而有之。2013年10月上市之后,58同城一步也不停歇的擴充新業務,2015年收購安居客、趕集網,一舉拿下國內本地生活服務信息領域超80%的市場份額。
隨后幾年又積極拓展58到家、轉轉二手平臺、58同鎮等新業務,將業務線延展到房產、招聘、家政、同城速運、二手交易等多個領域。
隨著業務規模的寡頭化,58同城在2018年前后迎來了高光時刻。其中2017年**實現盈利,2018年又實現凈利潤同比大漲53.3%,58同城的股價也在當年5月創下了89.9美元的新高。
沒想到的是,高峰之后不是接著攀上下一座高峰,而是直接走上了下坡路。隨著2018年下半年開始的季度營收增速銳減,58同城的股價也一路下跌,截止到本次私有化公告發布前,其股價僅為49.9美元,市值近乎腰斬。
而中概股通過退市,謀求在港股或是A股的二次上市以獲得遠超此前在美股的溢價,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了。
以A股為例,分眾傳媒2013年私有化之前在美股的市值為26.46億美元,約合人民幣165億元。
2015年借殼七喜控股回歸A股之后,分眾傳媒市值一躍突破2000億之多,時至今日較新市值仍有770億元人民幣,較此前在美股漲了4.7倍之多。
再比如,2018年2月底回歸A股掛牌的奇虎360在上市之初股價一度高達66.39元,市值高達4000億元,雖然之后股價一路下跌,到目前市值為1288.55億元,但依然是其在美股退市時約660億元人民幣市值的近2倍。
更重要的是,較近一年多時間里大環境的影響下,海外做空機構明顯加大針對中概股的力度,中概股的信任危機也不斷蔓延。網易、京東均已赴港股二次上市,中概股回歸已經成為了諸多赴美上市企業的新一輪浪潮走向。
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了,58同城私有化之后,大概率會選擇A股或港股謀求再次上市。
但問題是,58同城所要面對的麻煩,遠非單單一個私有化就能解決的